close


中文片名也他媽的太沒創造力了吧,《張震的窒息情慾》,靠,你ㄚ的到底有沒有仔細看過電影啊,這本來就是部極好片,犯的著弄個像三級片的名稱來招攬群眾嗎?

  總之,我極度、再度要讚美金基德,您是個鬼才,太強悍了,若沒意外差池,我肯定一輩子跟隨您的思想、您的電影。

  雖然我極愛金導的作品,但很矛盾的,我從未在他的作品上砸錢買片,進電影院倒是有。原因出在,我並不是個有錢的傢伙,所以買片總是挑某位導演最好或較好的作品,而金導的作品,我是從《春去春又來》開始接觸的,自此之後,他的作品只有更好、只有進步,到今天我還是沒看到他的極限。而我買片通常一次只買一至三部,所以總是在陳列櫃上琢磨老半天,比較來比較去,最後又看著金導的電影DVD,說服自己:「說不定,下部更好呢,先買別的吧。」

  《謊顏 Time》、《情弓 Hwal》、《空屋情人 3-iron》、《援交天使 Samaritan Girl》、《春去春又來 Spring, Summer, Fall, Winter... and Spring》、《只愛陌生人 Bad Guy 》,這些作品內都充滿著各種掙扎、渴望、孤獨、懼怕、包容等等矛盾又諧和的情緒,我每每看著,手指僵硬,心口作痛,總會哭泣或縮抱著自己,像是被解放了糾結,像是看見自己。

  死囚張鎮因為二度自殺,故政府評估過後,將提早刑期。我先不看導演的說法,妍將四季展現在張鎮面前時,觀眾笑了,但我哭了,我想,既然死亡將提早到臨,是否她要讓張鎮的時間穿梭得快些。現實生活中的冬天未過,她為他帶來童年中的春季杜鵑,夏日海灘上的清涼活躍,遇見愛人的秋季、那山岳的滿山楓紅,而冬天、冬天的冰冷讓我們需要一種擁抱、需要肉體接觸上的暖和及力量。然後,等待生命的結束亦是開始。

  我想起Stockholm Syndrome,這部電影應該不是以此為出發點,但我就是想到了這個症候群-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,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。這部片絕對不是這樣的內容,但帶點相似的曖昧。

  張鎮的前二度刺喉是想尋死,但第三回的自殺行為,我猜想或許是為了拖延,隔日就是他的行刑,不知道妍會不會在到來,但倘若他死了,再看見她的機會絕對是零,而政府,是不會將一個生死未明或還傷著的囚犯送死的,這是弔詭的人道主義。

  妍曾經在九歲有五分鐘的瀕死經驗,她說真想再試試那種膨脹、漂浮的感覺,但她也害怕(怕成真嗎?),所以得等到她什麼都不在乎的那天,或許,她就能做了。我想起了執行自己的死亡時,我的感覺也都是不在乎其他了,我才做的。但是被救回以後,我總是又開始一點一滴的累積在乎,再一點一滴的被消磨殆盡,然後,又重複執行自己的死刑,就這麼地,過去兩年多了。

  那兩件飄落的襯衫,也帶點暗示。不經意掉落而髒污的,妍能不猶豫的丟進垃圾桶,故意放手的,卻在猶豫下而拾回,再帶著懊惱地想將其弄回原來的潔白。人類、人類,人類的口是心非。

  我心情憂鬱了,但又是歡喜的。我觀賞一部很好的片子,因為它,看見平時總是刻意忽略的深處心靈,因為看到而難過,但又因為看見而了然。 
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ssand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